我們沒有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
但我們不能忘記滲透在這片土地上的鮮血
△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78周年紀念日
今天7月7日,78年前的今天,駐華日軍悍然發動“七七事變”(又稱“盧溝橋事變”),日本開始全面侵華,抗日戰爭爆發。78年后,事變背后的事實和真相愈發清晰。日本檔案揭開了當年日本侵華蓄謀已久的野心;“死字旗”見證了“父與子”兩代中國熱血男兒保家衛國的豪情。“七七事變”的背后,還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事。
△中國軍官和日軍對峙
盧溝橋事變爆發 日本開始全面侵華
7月7日夜,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,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“軍事演習”,并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,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(今盧溝橋鎮)搜查,中國守軍第29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,答:“盧溝橋是中國領土,日本軍隊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該地演習,已違背國際公法,妨害我國主權,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負責,日方更不得進城檢查,致起誤會。”
隨后,日軍強行攻擊中國駐軍,炮轟宛平城,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,進行了頑強的抵抗。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,又稱盧溝橋事變。
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,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。宛平城的槍聲掀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。
△勿忘歷史!回顧七七盧溝橋事變
父義子忠:“死字旗”背后的民族魂
1937年7月7日,“盧溝橋事變”爆發,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。節節敗退的戰事,使得南京國民政府被迫退守重慶。山河破碎,生靈涂炭,半壁江山的淪陷燃燒著每一位國人的心。四川安縣曲山鎮的一位小學教員王建堂,按捺不住心中悲憤,主動請纓,殺敵報國。
王建堂提出請纓殺敵的志愿后,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紛紛響應。很快,王建堂就組織了一支170多人的隊伍,取名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。
時任安縣縣長的成云章,很快批準了王建堂他們的懇請,將他們統一編入了當時的安縣義勇補充隊,并以縣政府的名義,在縣城公園門口,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歡送會。
就在歡送會的前幾天,即將離家的王建堂來跟父親辭行。此時,年近六旬的父親王者成才得知,兒要為國盡忠的決心。
1937年,中國在對日戰場上節節敗退,外援補給也被日本人切斷。由于武器裝備落后,以當時的敵我力量對比,中國軍隊的傷亡數量是日軍的數倍。對于中國人來說,戰場更像是絞肉機,上戰場就意味著死亡。
兒子走后,王者成老人從鎮上扯了5尺白布,并揮筆寫下了一個大大的“死”字。
抗日戰爭時期的安縣曲山鎮,在2008年“5·12”特大地震時被震成一片廢墟。當年曲山鎮的一個街道,就是王者成寫“死字旗”的地方。
兒子出征在即,年邁的父親無法前往幾十里外的縣城送行,便托人將這面“死字旗”送至縣政府,轉交兒子,以壯行色。
當這面“死字旗”展開時,在場之人無不為這旗幟上的文字震懾鼓舞:“我不愿你在我近前盡孝;只愿你在民族分上盡忠。”“國難當頭,日寇猙獰,國家興亡,匹夫有分,本欲服役,奈過年齡,幸吾有子,自覺請纓,賜旗一面,時刻隨身,傷時拭血,死后裹身,勇往直前,勿忘本分。”
歡送會后,王建堂帶著隊伍經成都至重慶,被編入二十九集團軍野戰補充二團,經數月整訓后,奉命調往湖北參戰。
從軍后的王建堂,沒有讓父親失望,他先后參加了武漢會戰、常德會戰、長沙會戰等大小戰役數十次,由于作戰勇猛且指揮調度有方,先后兩次獲得戰區長官部授予的甲級勛章。雖屢立戰功,但戰場的殘酷,令他畢生難忘。
當年和他一起請纓抗日的同鄉,絕大多數都戰死沙場,王建堂也先后四次負傷,每次都是用“死字旗”包裹傷口。
抗戰勝利后,王建堂活著回到了家鄉和父親團聚,但那面沾滿鮮血的“死字旗”卻在戰場上丟失了。
1992年,王建堂在北川病逝,終年80歲。如今,這面珍藏在建川博物館的“死字旗”,是王建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憑著記憶復制的。雖然只是一件復制品,但它依然在向人們講述著,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苦難與悲壯的歲月。
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表示,有這樣敢于戰斗的兒子,有這樣豪邁的父親,是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縮影,“死字旗”的精神,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,是民族要獨立,要自強的精神。
事變絕非偶然 日本蓄謀已久
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性質,早已被世界認定。但仍有少數日本右翼分子歪曲歷史,將“盧溝橋事變”描述為一場偶發事件,甚至厚顏無恥地說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是在幫助中國。然而歷史的真相不容篡改。
△侵華日軍炮轟宛平城
事實上,在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后,日本就陸續增兵進入華北。
1936年8月,日本制定的基準國策綱要聲稱,日本要繼續軍事擴張;1937年7月3日,就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前幾天,時任關東軍參謀長的東條英機又向日本政府提議,立即給中國以打擊。日軍開始瘋狂尋找挑起全面侵華戰爭的借口。
1937年7月7日晚,日軍期待已久的借口出現了。
迷路士兵成日本全面侵華借口
年僅20歲的志村菊次郎入伍剛4個月,他也許永遠也不會想到,自己居然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略中國戰爭的導火索。
牟田口廉也,是失蹤士兵志村菊次郎所在日本華北駐屯軍第一聯隊的聯隊長,“盧溝橋事變”的另一個關鍵人物。當得知志村菊次郎失蹤后,他立刻以此為借口集合大隊日軍,企圖進入中國士兵守衛的宛平城尋找失蹤士兵。
△日本士兵志村菊次郎
然而,就在日軍還沒有趕到宛平城的時候,志村菊次郎已經被找到了。原來志村菊次郎是因為迷了路所以沒能立刻回到軍營。
此時的牟田口廉也卻隱瞞了志村菊次郎被找到的消息,依然向中國守軍蠻橫地提出進入宛平城搜查志村菊次郎,他的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了中國守軍的斷然拒絕。
三個小時后,按照牟田口廉也的命令,日軍炮轟宛平城。由于準備充分,日軍第一發炮彈就直接擊中了宛平城行政專署大廳。
地圖披露日本早有侵華野心
因為找到了日本政府和日本軍部渴望出現的戰爭借口,挑起“盧溝橋事變”,牟田口廉也獲得了金鷹三級勛章,隨后被晉升為少將。一切事實表明,日本為進行全面侵華戰爭,早就已經在百般謀劃。
△日軍進入北京前門
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一張地圖上,日本侵華野心暴露無遺,副館長李宗遠介紹說:“在一張東京《日日新聞》在1937年7月25日印刷、7月29日發行的地圖上,中國各個地方盛產什么,農產品、牲畜都標的很清楚。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,日本不僅僅是軍事上戰略中國,更重要的是為了掠奪中國的資源。日本做好了充分的侵略戰爭的準備,這場戰爭能說是偶然嗎?”
一寸山河一寸血,威世紀門業,勿忘國恥,振興中華!
更多鋼木門新聞敬請期待,威世紀門業官方網站www.vskdoors.com
浙江威世紀門業財富熱線:15669592222,13335996111,讓我們一起為夢想加油努力吧!
電話:0579-89075555
傳真:0579-87707086
地址:浙江武義黃龍工業區
網址:www.118agsh.com